一、曹全碑和乙瑛碑哪个时代早
曹全碑刻于东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乙瑛碑刻于东汉永兴元年(公元153年)
二、曹全碑史晨碑乙瑛碑哪个适合初练
《曹全碑》属东汉末隶书完全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之一,曹全碑结字匀整,用笔方圆兼备,而以圆笔为主,风致翩翩,美妙多姿,是汉隶中秀美风格的代表。
三、乙瑛碑和曹全碑哪个更容易
二件作品都是都是汉隶代表作品,想学好都不容易。
四、乙瑛碑和曹全碑哪个好
《乙瑛碑》是汉隶中有数的逸品,字势开展,古朴浑厚,俯仰有致,向背分明。特别是后半段,采取笔杆倒向左侧的逆向行笔,使每一点画入木三分,扣的很紧,尤为高妙。
五、曹全碑和乙瑛碑风格
曹全碑》属东汉末隶书完全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它记载了东汉末年曹全镇压黄巾起义的事件,是研究东汉末年农民起义重要的历史资料,也是现存中国汉代石碑中保存比较完整、字体比较清晰的少数作品之一。其结字匀整,用笔方圆兼备,而以圆笔为主,风致翩翩,美妙多姿,是汉隶中秀美风格的代表。
《乙瑛碑》为方首碑,高198厘米,宽91.5厘米,厚22厘米,无额,碑文18行,每行40字,记录了鲁相乙瑛上书请求为孔庙设置百石卒史一人来执掌礼器庙祀之事,属于纪事性的祠庙碑,与《礼器碑》《史晨碑》合称“孔庙三碑”。书法上,其书体方整,结构严谨,笔势刚健,书法雄劲,字取横势,粗细相间,起笔藏锋,收笔回锋,长笔画呈弯弧,波尾大挑,折角圆和,波势蕴柔,中敛旁肆,潇洒飞逸,气韵盎然,被近人推为东汉绮丽书派的代表,是汉隶成熟的标志碑之一。
六、曹全碑和乙瑛碑的区别
《曹全碑》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为疏朗平整,舒展奔放,字形多取横势,间有长、方结体,横向开张流畅,纵向含蓄稳健,从而使结构显得雍容大度、飘逸多姿。
《乙瑛碑》是汉隶中有数的逸品,字势开展,古朴浑厚,俯仰有致,向背分明。特别是后半段,采取笔杆倒向左侧的逆向行笔,使每一点画入木三分,扣的很紧,尤为高妙。
《曹全碑》碑阳铭文记述郃阳县令曹全的家世及生平。曹全为汉初名相曹参的后代,建宁二年(169)举孝廉,除郎中,拜西域戊部司马,率兵征讨疏勒国,杀其王和德,迁右扶风槐里令,后任郃阳令。此碑是其下属群僚集资刻石以颂其功之作。
碑文主要记载鲁相乙瑛上书请于孔庙置百石卒史一人,执掌礼器庙祀之事,桓帝准可,碑中刻有奏请设置百石卒史的公牍和对乙瑛的赞辞。
曹全碑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为历代书家推崇备至。
乙瑛碑则如素服葛巾、青衣小帽、曳杖而行,但二者皆不失君子之温润。
七、曹全碑和乙瑛碑哪个好写
中国书法从甲骨文开始经历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从而形成了完整体系。作为隶书著名的字帖,曹全碑和乙瑛碑相比较,乙瑛碑好写一些。曹全碑注重纤细柔美,线条流畅匀称,而乙瑛碑厚重大气,笔划粗壮气势磅礴。二者各有特点各有千秋,都要认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