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其他的散文,丰子恺散文摘抄段落

时间:2025-03-16 03:21:11 作者:水韵 热度:

一、丰子恺散文,白鹅中的好句子

(1)鹅的头在比例上比骆驼更高,与麒麟相似,正是高超的性格的表示。而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更表示出一种傲慢之气。——这段写鹅的外观和脾性之间的联系:高傲。

(2)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都是”轧轧”然的。但音调上大不相同。鸭的”轧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也要它引亢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狗的狂吠。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这段活灵活现的拟人化写出鹅的叫声中凸显的傲慢:严肃、嚣张、霸气。

(3)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平剧里的净角出场。这正是它的傲慢的性格的表现。我们走近鸡或鸭,这鸡或鸭一定让步逃走。这是表示对人惧怕。……那鹅就不然:它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这表示它不怕人,看不起人。但这傲慢终归是狂妄的。我们一伸手,就可一把抓住它的项颈,而任意处置它。家畜之中,最傲人的无过于鹅。同时最容易捉住的也无过于鹅。——这段写鹅的步态,如漫画一般的语言,画出了鹅傲慢。

(4)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因此鹅的吃饭,非有一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的!——这段以白描的语言,诙谐的写出鹅的吃饭态度,是傲慢到要人守着伺候的。

(5)望望那鹅,它正吃饱了饭,昂胸凸肚地,在院子里跨方步,看野景,似乎更加神气了。但我觉得,比吃鹅蛋更好的,还是它的精神的贡献。——这段写主人的态度:虽然鹅之傲慢似乎令人鄙视,其实因为它的精神是为主人所深深喜爱的。

2、《白鹅》通篇语言风格幽默诙谐,简练有趣。虽不说字字珠玑,却也是华彩满篇。正所谓文章如画,如在眼前。

二、丰子恺写过哪些文章

1、丰子恺的《万般滋味,都是生活》。读这本书你可以想通很多事情,同时你也可以放下很多事情。你可以体会到人生的真实景象,品味人生真谛。

2、丰子恺的散文集《缘缘堂随笔》,艺术情怀,学画经历,舐犊之爱都在里面了。

3、丰子恺老师的《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丰子恺小时候父亲在世时候的启蒙画画,充满了童趣。在一篇文里专门谈了关于他父亲吃蟹的讲究。

三、5丰子恺儿童文学全集有哪些文章

丰子恺的儿童文学作品,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以前曾有不同形式的单行本出版,但还没有出版过收罗齐全的《丰子恺儿童文学全集》。中国外文局海豚出版社将丰子恺的童话、儿童散文、儿童故事分成7册精编精印出版。包括:童话集《小钞票历险记》、《博士见鬼》,儿童散文集《给我的孩子们》、《华瞻的日记》、《中学生小品》,儿童故事集《少年音乐故事》、《少年美术故事》。

四、丰子恺的主要作品收集在什么书里

1、丰子恺的作品主要收集在《子恺漫画》《子恺画集》《随笔二十篇》《艺术趣味》《车厢社会》《艺术丛话》《丰子恺创作选》《艺术修养基础》《艺术与人生》《缘缘堂集外遗文》《缘缘堂随笔》

2、丰子恺(原名丰润,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号子觊,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书法家和翻译家,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

3、人道是丰子恺有一副菩萨心肠,这话可不假。丰子恺是笃信佛教的,他是一位虔诚的居士,一生都苦口婆心地劝人们护生戒杀。丰子恺为什么笃信佛教呢?他既是受了弘一法师的影响,而更主要的是受了父亲的熏陶。在作为佛教居士之后,更加爱好放生。他绘有《护生画集》六集,流传于世。

五、丰子恺散文的地位与艺术特点

1、丰子恺散文呈现为一种闲话语境,文本潜含一种与读者对话的可能性,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且又具有“淡如菊”的特点,即朴实平淡、自然无饰的语言以及清澄深远的艺术意境.

2、丰子恺的散文探究人生、自然的佛理真谛,神游于儿童纯真的情趣之中,于日常生活中吟味世态人情,描写细腻,叙述委婉。

3、丰子恺的散文只用平常的字句,务求明白,不喜欢装修粉饰,文字有一种朴讷而又明亮的味道,是典型的随笔体散文,其《缘缘堂随笔》融童心和禅趣为一体,既真率自然,又妙趣横生.

4、抗战前,丰子恺的作品转而接触社会,开始写灾难性的现实,但文字仍然处处浸润着那种疏淡隽逸的调创作子,于细微处发掘宏旨精义,如《肉腿》、《半篇莫干山游记》.

5、俗话说,“诗画总相通”,丰子恺先生的随笔与漫画在创作实践中是相通的,他自己就曾说,“在得到一个主题以后,宜于用文字表达的就写随笔,宜于用形象表达的就作漫画”,这样便形成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如此也可以贴切地说明丰氏创作的艺术特点.

6、俞平伯先生这样评价丰子恺的漫画“如同一片片落英,含蓄着人间的情味”,这样的评语用在他的散文小品上同样合适.那些文字或许只是以一种看来平淡的方式表达一些看来亦平淡的感想,未必字字珠玑,却是句句含情.

7、丰子恺一幅幅的漫画,就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儿的小诗.

六、丰子恺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丰子恺(1898.11.9-1975.9.15)原名丰润、丰仁,浙江桐乡石门镇人,名仁,又名婴行。

1914年入杭州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和绘画。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对他的思想影响甚大。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1921年东渡日本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1922年回国到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教授图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

1924年,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4月号首次发表了他的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其后,他的画在《文学周报》上陆续发表,并冠以“漫画”的题头。。自此中国才开始有“漫画”这一名称。

1924年在上海创办立达中学。1925年成立立达学会,参加者有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铎、胡愈之等人。1929年被开明书店聘为编辑。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这些散文与其漫画一样,别具风格。他用平淡的手法,通过琐屑平凡的小事来阐述人生的哲理。其文艺理论著作及译著在这一时期相继问世。

七七事变后,率全家逃难。经过湖南、湖北等5个省,广泛接触到人民大众的生活。他热情编写抗日歌曲,创作抗日宣传漫画,思想开始积极的转变。

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

缘缘堂随笔(散文集)1931,开明;增订本,1957,人文

绘画与文学(论文集)1934.5,开明

近代艺术纲要(论文)1934.9,中华

七、求丰子恺散文白象赏析

(1)倘又是落雨,路上的行人将要“断魂”呢.

(2)花木有时被关闭在私人的庭园里,吃了园丁的私刑而献媚于绅士淑女之前.

3.实际,一年中最愉快的时节,是从暮春开始的.在全文中的作用

站长声明:以上关于【丰子恺其他的散文,丰子恺散文摘抄段落- 】的内容是由各互联网用户贡献并自行上传的,我们新闻网站并不拥有所有权的故也不会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您发现具有涉嫌版权及其它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至:1@qq.com 进行相关的举报,本站人员会在2~3个工作日内亲自联系您,一经查实我们将立刻删除相关的涉嫌侵权内容。